password
type
Post
status
Published
date
Apr 10, 2023
slug
summary
tags
健康
文字
思考
category
碎片杂文
icon
华山没有售价,你爹陪你爬上爬下

同行的人

榜哥:高中同学,在西工读书
东东:高中同学,在郑大读书
东东的舍友1:我忘了名字,由于他是卷发,那就叫他卷毛哥好了
东东的舍友2:名字我就没记,由于他初到西安水土不服,得了肠胃炎,遗憾退场

初到华山

notion image

小小的华山震撼

我们是坐早上10:45的绿皮火车去的华山,老实来讲,至少在印象里,我是从未乘坐过绿皮火车的。仅仅是西安到渭南华阴就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行程,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点小小的震撼。但是抵达华山站之后,周末的人流才给了我们真正的震撼。

大学生活很浪漫

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我们在华山站大厅经历了本次旅行的第一次“挪动”。从站台到华山站大厅事实上仅有约20米,却让我们足足等候了十分钟。数以千计的大学生趁着阳光明媚的周末来到华山,怀着憧憬和期待涌入华山这个小小的车站。有男的有女的,有情侣结伴而行,有兄弟勠力同心。不过事实上,勠力同心的往往占少数——比如我们五个;大多数还是情侣,我们五只单身狗相当不解,很显然,把女朋友骗到华山的难度不亚于任何其他地方,只得望洋兴叹道:“大学生活很浪漫。”
尽管在出发前就有遭遇人流的心理准备,但是现实还是超出了我们的设想。在等候十余分钟之后,我们五人众才集结完毕。购买了路边大妈两元一副的登山手套之后,我们坐上了前往华山北山脚出租车。

莽就完了

到达华山脚下,我们吃了十五元一碗的炒面——这个价格显然还是可以接受的,尽管其实这碗炒面简直是场灾难,但至少是热的而且能填饱肚子,在接下来的一天里我会无比怀念这碗炒面
在拒绝了70元租一晚上帐篷的建议后,我们选择直接莽了上去,从西山门出发目标北峰。
可以看到,当时的我们笑容还十分灿烂,并且还有五个人,在步行到毛女洞的时候,最左边的哥们儿因为体力不支和肠胃炎返程了,只剩下我们四个人继续前行。
可以看到,当时的我们笑容还十分灿烂,并且还有五个人,在步行到毛女洞的时候,最左边的哥们儿因为体力不支和肠胃炎返程了,只剩下我们四个人继续前行。
 

爬华山

🧗🏻‍♂️阴暗且扭曲地爬行

至少在前几公里,我们几个还是有说有笑的。客观的评价华山的前几公里,比终南山的南五台要总体友善很多很多。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南五台的设计,愚蠢的上山车道和徒步道竟然是重复的,徒步上山需要忍受鸣笛和车上旅客观猴一般眼神的双重折磨。
回到华山本身,确实体现出了高质量旅游景区的素质,一路上的标识基本上是走几步就有,生怕你迷路,而且事实上华山的行程也如同宝可梦主线剧情一般呈现出“单线程”的特点,事实上你很难、甚至没有什么迷路的空间。
但一切都在千尺幢和百尺峡面前显得渺小了——这段坡度超过60度的峭壁成了许多人的叹息。其实这段路本身不难爬,但很不幸的是,我们攀登的时候遇到了人流,如同围城——上面的人想下来,下面的人想上去。
就在这个宽不超过2米半的狭小空间里,承受了太多人的拥挤。
 
“那个千什么,百什么的,巨难爬”
 
卷毛哥是一个有腹肌的帅小伙,相当矫健,当然也是因为我的负重的原因,让我只能勉强跟上他的脚步。而榜哥和东东就比较苦逼了,他们走走停停,被折磨了许久才通过这段路。

“你看看这荒郊野岭的那还有瓜,这都是扁担挑上来的瓜”

十元三根黄瓜,十元两个番茄/苹果是北坡路上常见的物价,当然还有10元一瓶的可乐或者两瓶纯净水。
随着海拔的上升,物价也在不断的上升。十元钞票的购买力不断下降,到最后只能买一瓶水,我在接近北峰的地方买了根5元的老冰棍,能吃上一根盐水棒冰,对那时的我来说简直不要太爽。榜哥也吃了根冰棒,东东和卷毛各买了两根黄瓜啃着吃,很是香甜。

华山最低峰

抵达华山最低峰——北峰!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我们很是兴奋,看到那块金庸题笔的“华山论剑”,非常愉悦地请一个帅哥帮我们拍了照!
但事实是,我们之后爬上的每一个峰都有一块石头,上面同样刻着“华山论剑”四个大字。
我们后知后觉——在华山,哪儿哪儿都可以论剑。

🤠“哥们儿我啊,先润了!”

按照开始时的计划,我和东东、榜哥会在东峰过一夜,然后看日出。卷毛哥看完日落就会下山,然后找个网吧度过余生。
卷毛哥在爬上北峰之后很快就意识到自己似乎没有办法在今天下山了,因为此时已是下午六点。
按照下山时间推演,他似乎必须在看完日落之后加快脚步下山。在留下一句“我得抓紧之后”,卷毛哥便头也不回的走了,于是在北峰之后,我就再也没能见到卷毛哥。
至此,只剩下我们仨,从北峰前往中峰看日落——不要疑惑为什么在中峰看日落,首先我们要能活着爬到西峰。

璃月の一日将尽

日落华山
日落华山
 
notion image
华山的中峰和东峰离得很近,中间大约只有几分钟的路程,我们在中峰见证了四月八日的日落,坐在中峰顶上,迎着呼啸的山风,目送着太阳穿过松树枝叶,缓缓沉入群山之间。

漫漫长夜

🥶冷冽谷的糖柯渴

太阳落山之后,无边的黑暗迅速蔓延笼罩了整个华山。我们趁着太阳落山之后留下的一丝暮光,抓紧时间前往了今晚的归宿——东山顶。
从东峰和中峰起,我们就注意到地面上的积雪,一开始我甚至以为是贩售冰棍的冰箱结出的冰被弃置在路边,后来我才想起前几天西安的雨,落在华山顶上的就是雪。
生于南方的我从未见过四月的雪,自然也无法第一时间意识到山顶的独特气候,很快华山就给我们上了一课。
我们本来甚至想过在东山顶熬上一个晚上,但是凛冽的寒风很快就将我们啪啪打脸——不论是物理上还是心理上。
东山顶是一个方圆仅有约一百平方米的平地,除了标配的“华山论剑”石碑外,就只有一个公厕和一个提供给露营的木质平台了。可谓是四面透风,将我们三个小可爱吹的那叫一个惨。显然,如果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硬撑一个晚上,我们可能就见不到明天的日出了。 😇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向现实屈服,在尽力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之后,交了200元租借了一顶帐篷作为今晚的庇护所。好在除了我,剩下的好兄弟都比较瘦,让我们三个可以勉强以金枪鱼罐头的排列方式挤进这顶小帐篷里面。
显然,这顶小帐篷的质量不敢恭维。在呼啸的寒风中,他也在不挺颤抖着。但欣慰的是,免了和寒风的直接接触,我们很快就依靠着体温苟了下来。
但是如何填饱肚子又成了一大难题,我们没有在这件事上做足准备。上山之前,我买了一盒士力架,现在他成了我手上的唯一能量来源。同样的,榜哥有两袋小面包而东东有一盒汤达人泡面!
Jesus 半天没有吃上一口热乎的我们很快就将目光锁定在这盒汤达人身上,很快的,我们利用保温杯里不那么热的水将这盒汤达人分而食之,我喝了几口汤——我相信,这是我这辈子喝过最难忘的方便面汤。
此刻的我,只能陷在对刚刚喝下汤面的回味和对中午炒面的追思里,久久无法自拔。
重要的是,因为露宿的人数众多,公厕前竟然排满了人!我只能尽量少喝点水,但饥饿的我时不时就需要消耗一根士力架,这甜的发齁的糖油混合物,使我又陷入渴水的窘境中,无限循环……
长夜漫漫,何时是个尽头?😭

🌒帐中夜谈

很快我们决定用聊天来度过这个百无聊赖的夜晚。
我们聊起了高中的同学们,比如:***和***在高中事实上在一起过、***喜欢着***而且表白了等等等…
老实讲,我甚至是头一回听说这些故事,感叹到大家伙原来高中就没少折腾,也算某种程度的不枉青春,令人感慨。
还比如一些知乎体的话题,例如:如何评价***…
这种话题是喜闻乐见的,因为大多数人都享受锐评,这种不吐不快的方式很适合用于情感的宣泄。也很适合获取其他人对于某件事的观点。
总结谈话的核心,无外乎感叹白驹过隙、沧海桑田。但也有着对于未来的迷惘,对于离开高中之后不同的人所经历的“豹变”。仿佛一切在一夜之间便迅速从简单变得复杂、由理想走向现实。
我的观点很简单,我们应该尊重人的多样性,拒绝指标性失败的存在。
人们或许不应该因为一个女孩子来自县城而认为她配不上城市里的男孩子。
人们或许不应该认为孩子一定要考的上清北复交才能配得上自己的孩子。
人们或许不应该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凌驾于别人家孩子的好,尽管她是你们的骄傲。
可怕的是,我可以举出更多例子,并且每个例子都是鲜活、真实而独立存在的,在这些例子的背后,有多少耐人寻味、发人省心的故事,在时光的长河里,被掩埋、被淡忘…

😈“不素质客”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就是一次提问没有及时得到回复,我们三个竟然成功地同时睡着了!?我们也不知在迷迷糊糊中度过了多久,才被帐外的动静弄醒。
首先醒来的是我,我翻了个身,就把他们两个都整醒了。我们不约而同的探向帐外——竟发现本来空无一人的山顶现在却”遍地“是人!我们看了看时间,发现现在才刚刚凌晨两点。感叹夜爬者的顽强之时也在庆幸现在处于帐外的是他们而不是自己——这逼近零度的气温可不是和人玩过家家的。
我们决定倒头继续睡,可一旦醒来,想再睡可就难了。夜爬者中不乏年轻力壮的大学生——我的耳边不时传来——友人交谈声、情人欢笑声、旅者放歌声,声声入耳;呐喊声、欢呼声、吵闹声,一应俱全。
尽管东山顶有十几个帐篷,并且占据了大部分的地面,但是这些后来者貌似认为帐篷里的人们很乐意和他们一起嗨皮😅
在经历了数十分钟的辗转反侧之后,我选择了放弃。直挺挺的盘腿坐在帐篷里,呆滞地注视着门帘……
期间,更有甚者敲打着我们的帐篷,问道:“帐篷里的兄弟,你们在睡觉吗?”
我平静地回答到:“对的,我的两个朋友在睡呢。”
很不幸的是,由于外面的人开始拉起了歌,我的两个好哥们儿也未能幸免于难,很快就加入了我,成为三只帐篷里的“花园鳗”,无奈的等候着时间的流逝。
             花园鳗
花园鳗

🌌长夜终尽

经历了两个小时,我们成功熬到了凌晨四点。此时的东山顶已经是没有落脚的地方了,即便是公厕的门前都站满了想要一睹东峰日出的人们。帐外的交谈声也愈发清晰了起来,我听到了一些人在自我介绍,有来自西安的,也有来自宝鸡的,还有来自其他城市的大学生。
某种程度上,我还是很喜欢这种氛围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因为机遇巧合来到这个光秃秃的山顶,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毫无疑问,这将会是生命中唯一一次相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把自己全部的热情展示给彼此呢?想到这里,不禁感叹人生苦短…
大概是五点半的时候,地平线开始逐渐泛起了淡淡的白光,一开始就像一层薄薄的雪覆盖在群山之上,随后开始从边缘逐渐向天幕蔓延。人群中当即有人高呼:“来了,快来了!”,人群开始蠕动了起来,纷纷想要接近最东边的栏杆来获取最佳的位置。
东东最先出动,依靠着灵活的移动能力进入了人群,不过还是未能抵达最东边的观景区。最东边的栏杆区域显然已经形成了一堵无法逾越的人墙。
无奈之下,我们选择了planB,依靠在场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微信分享群来获取照片,这也是面对人潮的折中之选。
当太阳从地平线探出头时,人潮开始涌动了起来,人们欢呼着用相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notion image

下山

排队论

《排队论与随机过程》是西电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而排队论的思想也被广泛利用在运筹学、数据处理等领域。
但今天我们所提及的并非狭义上的排队论,而是广义上的亲身经历的排队体验。从东峰看完日出开始,我们的漫漫排队旅程就开始了。
登上东峰只有一个阶梯,但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小小的东峰顶承载了太多想要一睹日出美景的人们,那么当美景散去,人们想要离去之时,这个阶梯变成为了唯一的退路。
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在车站时的“挪动”,而这次的“挪动”甚至比车站的那次还要缓慢,由于是下台阶,每个人都表现得无比谨慎,短短几十个阶梯就足以耗费十几分钟。
notion image
当我们不是那么顺利地离开东峰顶之后,我们顺着覆盖着积雪的山路向西峰走去,经历了昨晚一夜的折腾,我们已经失去了攀登南峰的精力。
但显然和我们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占少数,于是在前往西峰的路上,我们又又又陷入了无限的排队和等待……
notion image

西当”太华“有鸟道

经历一个多小时的排队体验之后,我们成功挪动到了西峰索道,再经历了半个多小时的排队之后,我们终于坐上了价值140元的缆车(事实上,由于下山心切,我们错过了124元的学生票)。
西峰索道比北峰的索道要长,整体来说体验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他加速下降的时候产生的失重感,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春游在游乐园坐海盗船的感觉。整个缆车观光的时长大概是15分钟左右,还是有些许意犹未尽的感觉。
从缆车的窗户向下看去,你就能看到距离缆车数百米的地面,颇有一种“冯虚御风”的快感,当然,前提是你的脚没有软掉。
notion image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遇到稍微有点风的天气,华山索道就会关闭。所以如果你想要体验华山索道的魅力,那就要选一个相对无风的天气前往。

😇为了您的安全,请你给钱

乘坐完西峰索道之后,我们到达了华山西峰的游客聚集地,这里是一个比较大规模的中转站,我们需要继续乘坐大巴车才能抵达华山山脚。
notion image
正如我上文提过的,华山和南五台的一大区别是,华山的车道和徒步道是没有重合的,而在这里,根本就没有步行这一选项,理由是为了防止大巴车对徒步游客的造成潜在风险。于是我们只能被迫自愿支付40元购买下山的大巴车票。
大巴车大概开了半个多小时,我也是利用这半个小时发了发朋友圈,稍作休息了一会儿。
随后,我们终于回到了华山山脚,迫不及待地找到了一辆出租车,在经历了一上午的排队折磨后终于离开了华山。

后记——游华阴市

“感觉不如永泰…经济”

“司机大哥,咱们华阴市的经济是不是主要就是围绕华山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我看得有五成吧!”
OS:“大哥,你们是不是没了华山的游客就饿死了?”
“是啊,坦白的和你说,我们华阴市五成以上的经济都是依靠华山,出租车也是高铁站华山来回跑!”
OS:“五成?伯分之伯!有你们这群大冤种来送钱真是我们华阴人民的福气!”
华阴市的市中心是一个十字路口,而这个十字路口的布局基本上和闵行区的漕宝路——虹梅路路口布局一致,含有三个商场和一个带建设的区域。
但事实是,与其说它像漕宝——虹梅,不如说它像上马路——城关中学,但当我们真的走进这些商场我们才发现它啥也不是!
当我们进入商场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可能是类似永泰新华都的规模,但真正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尽是倒闭的商铺和廉价感十足的购物区。
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根本没有人在这里购物,即便是天气如此之好的周末,商场里也只有工作人员,而且她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情况,正惬意地聊着天呢…
走出商场,我们看见了一个华阴市的布局图,这才发现这个城市的规模真的不如永泰,而所谓的市中心也仅仅是金玉其外、徒有其表。
我们怀着试探的心往稍微远处的地方走去,很快就见到了没有外墙的土房,用简陋的广告牌作招牌的店铺等等乡村风光……

“溜冰么?就那种冰块,纯冰的那种”

 
2 B continue……
 
Back Training——MLSA2023.1.1 纪念奶奶